本周一系列中國數據前瞻:難有起色 還須刺激
本周將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。市場預測,由于國內外需求不足,貿易投資數據持續低迷。經濟放緩未見好轉,市場期待更大規模的刺激政策。
多家機構預測,11月CPI同比增速為1.4%,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(PPI)同比回落幅度可能略升至6%,幾乎與10月持平。
《經濟參考報》綜合多家券商總結稱,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趨近底部,PPI降幅亦趨于探底,進而帶動整體低通脹壓力亦有所緩解。然而,實體經濟增長率持續下降,隨著PPI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乃至工業企業利潤等數據先后公布,最終調控政策將不再保持觀望而是選擇繼續寬松。相對來說,再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大于降低存貸款利率。
具體分析如下:
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稱,PPI降幅正在趨于探底。近期美元延續強勢,大宗商品價格仍在下降,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,輸入性價格下降帶來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降幅可能繼續擴大。國內去產能壓力****的是資源能源上游行業,煤炭、有色及黑色金屬行業的開采環節產品價格下降的可能較大。但是,由于石油天然氣價格已經很低,繼續大幅下降的空間有限,相關生產資料中間制品價格出現企穩跡象,有助于PPI降幅的改善。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,大量基建投資項目加快落地,將有助于提振需求并帶動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趨勢得到改善。
PPI的改善同樣有助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趨穩。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認為,在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加大的同時,價格運行低迷態勢依舊,CPI和PPI走勢間延續分化趨勢,但低通脹持續惡化趨勢初步得到遏止。首先,PPI同比持續下降態勢基本停止。工業品價格已是延續4年呈現持續下降態勢,并且絕對價格水平仍然呈現走低態勢,但下降速率開始縮小。其次,先前的CPI回升主要是受到了豬肉價格持續上升的影響,但8月后,豬肉價格已開始走穩。由于豬肉價格在CPI構成中比重較大,豬肉價格走平減輕了物價形勢的復雜程度。
但是,CPI、PPI趨穩并不支持宏觀調控政策繼續保持觀望,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實體經濟的情況在持續惡化。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,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提出供給側結構改革之后,各界對供給側改革給予了高度關注。然而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刺激并不相悖。供給側改革更多著力于培育中長期增長動力,而需求側刺激政策則更有利于短期經濟增長的穩定。考慮到實體經濟增長已下滑到底線附近,未來寬松政策還將繼續加碼,降息降準政策均有可能再次推出。同時,財政政策還會進一步發力。但這些政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實體經濟投資積極性,仍需觀察。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亦認為,政府將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,并繼續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,來防止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。
華爾街日報日前援引瑞穗銀行經濟學家Jianguang Shen和Michael Luk評論稱,“經濟放緩背景下,可以期待政府擴大刺激規模:采取更松的銀根,開始財政基礎設施項目。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也會從反腐重新回到保增長上來。”
此外,11月中國貿易數據預期同比收縮5.3%,環比下降1.6個百分點。在10月跳水16.0%的情況下,預期11月進口同比降11.1%。至此,10月貿易順差已經擴大至616億美元,11月預期擴大至640億美元。
11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同比增長10.1%;受益于“雙11”線上銷售激增,零售銷售數據預期同比增長11.1%。
數據公布日期及預期如下(第一欄數據為預期,第二欄數據為前值)
周二
周三
- 上一篇:瑞銀:兩張圖看清金融危機第三波 2015/12/7
- 下一篇:6月2日廢不銹鋼行情早間導讀 2012/5/23